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
我要投稿

海豚、海龜重現,海龍灣退港還海初見成效

發(fā)布時間:2019-07-16 12:38:43

7月15日至16日,“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日照,來自中央和山東省重點網絡新聞媒體的大批記者云集海龍灣,實地探訪海龍灣“退港還海”項目,共同見證其攻克難關、修復整治,再還日照一條天然海岸線的歷史時刻。
    據了解,日照石臼區(qū)域海域在上世紀80年代因水深條件好、不凍不淤等優(yōu)勢被交通部選中,成為了我國“北煤南運”和煤炭出口的深水港址。日照的煤炭碼頭與緊鄰的石臼港區(qū)煤堆場更是相輔相成,推動日照港業(yè)務發(fā)展更進一步。然而,兩者北側緊鄰的是日照市著名的燈塔風景區(qū),煤炭作業(yè)區(qū)域緊挨風景區(qū);運輸鐵路穿城而過;煤堆場讓市民對大海可望而不可及,不合理的布局在城市經濟的日益發(fā)展中愈加明顯,港口建設與城市發(fā)展相互制約的矛盾日益凸顯,打造日照城市“藍天碧海金沙灘”的呼聲越來越大,煤炭碼頭和煤堆場的南移已是大勢所趨,日照市政府決策層做出抉擇:退港還海,還日照人民一片美麗的金沙灘!

在這一背景下,海龍灣項目應運而生。日照海龍灣“退港還?!毙迯驼喂こ烫岢龊?,順利獲得國家批復,并在2016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據悉,日照市政府總投入6.1億元打造海龍灣“退港還?!毙迯驼喂こ獭?/span>

“海龍灣工程是全國首個港口工業(yè)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生態(tài)旅游岸線的重點工程,是山東打造和諧海洋的超級工程?!焙}垶场巴烁圻€海”項目解說員告訴記者,根據該海域的水文特點、泥沙運動規(guī)律的分析研究結果,“退港還?!表椖客ㄟ^建設弧形的長堤、潛堤、隔沙堤等防護和修復設施,在先期人造、后期自然淤積的共同作用下,逐漸修復形成蜿蜒美麗的自然沙灘。

“海龍灣形成之后,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非常明顯。最近,我們工作人員在施工海域發(fā)現了海豚、海龜、海鳥以及各種海洋生物群體?!鄙綎|港灣建設集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馮偉偉表示,退港還海項目生態(tài)修復已初見成效。

據悉,退港還海項目修復完成后,將騰出約2公里自然海岸線和2000余畝港口用地作為城市規(guī)劃建設項目用地,用于打造成高端商務旅游度假區(qū)。屆時,46萬平米的美麗金沙灘將與北側緊鄰的燈塔風景區(qū)、陽光海岸、夢幻海灘等融為一體,為日照海濱再添一處美麗風景。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于民星

 

編輯:孫翔宇
審核:
簽發(fā):
版權聲明:日照日報、黃海晨刊、日照新聞網、主流日照客戶端、主流日照微信公眾號、主流日照小程序等本社媒體發(fā)布內容中,注明來源為“日照日報”“黃海晨刊”的所有內容,版權均屬本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個人轉載或引用,不得對內容原意進行曲解、修改。轉載或引用必須注明來源為:“日照日報”或“黃海晨刊”。轉載本社記者稿件需經本社授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