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會議精神,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推動改革發(fā)展的新突破,首先要破除片面追求個人政績的小算盤,樹立擔當作為、一心為公的大格局。
大格局才有大擔當、大作為。如果一個領導干部心里裝的是國家、民族和人民這樣的大格局,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的舞臺就會寬廣無限,生命也能綻放出絢麗之花;如果心里裝的是自己的“小算盤”,格局小,就容易固守狹小的利益藩籬、患得患失,成就不了大事。
樹立擔當作為、一心為公的大格局,必須堅決破除片面追求個人政績的小算盤。政績觀反映的是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格局境界,決定著干部的選擇和作為。有什么樣的政績觀,就有什么樣的施政行為,就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發(fā)展業(yè)績。領導干部如果只考慮個人的進退得失,片面追求個人政績,就會滋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各級干部都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決策、干工作要多考慮群眾利益,多考慮經(jīng)濟、生態(tài)、社會等綜合效益,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樹立擔當作為、一心為公的大格局,就要有一心為民的情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chǎn)黨人的宗旨,為人民謀幸福是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些干部之所以對群眾安危冷暖漠然視之,對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久拖不決,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恪守為民情懷。各級干部都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增強換位思考意識,對群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怨要了然于心;堅持為民辦實事制度,讓群眾有更強的獲得感;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工作的重要標準,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樹立擔當作為、一心為公的大格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伴L城不是一天建起來的”,偉大的事業(y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轉瞬即成,每一次經(jīng)驗的積累、每一分成果的收獲,都是“事業(yè)長城”的一磚一瓦。在疫情沖擊的情況下,我市經(jīng)濟運行仍然保持了穩(wěn)定的發(fā)展勢頭,就是得益于歷任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接續(xù)奮斗。因此,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同時,要以對人民、對事業(yè)負責的態(tài)度,抓好歷史遺留問題的化解,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把歷史遺留問題再留給未來。
樹立擔當作為、一心為公的大格局,要有實干立身的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偉大事業(yè)都成于實干?!弊鳛橐幻I導干部,要以實干立身、憑實績說話。要做到以實干立身,關鍵是要把工作想清楚——提升思想力、決策力,把上級的決策部署和我們的謀篇布局研究透;說明白——提升傳播力、影響力,用清晰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干到位——提升組織力、執(zhí)行力,把各方面積極性調動起來,合力凝聚起來,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大境界造就大胸懷,大格局成就大作為。全市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擔當作為、一心為公的大格局,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為加快建設現(xiàn)代化海濱城市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