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我要投稿

一位村支書和21名集中隔離村民的14天

發(fā)布時間:2020-02-08 12:33:30

2月7日上午,山海天旅游度假區(qū)某集中隔離點解除隔離。臥龍山街道前灘西村21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平安返回各自家中。

幾近中午,集中隔離點上,再收拾一遍衛(wèi)生,晾曬被褥,角角落落又消了遍毒,前灘西村黨支部書記劉立華最后一個離開。

此時,距大家進駐隔離點已是14天。這14天,原本是熱鬧的大年,可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忐忑擔心,備受煎熬。在這14天里,劉立華陪著大家挺過來了,順利“過關”。

“沒有什么好說的,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我這個村黨支部書記就得和他們在一起?!苯邮懿稍L時,劉立華語氣堅定。

image.png

不妙!村里有人確診新冠肺炎

時間回溯到剛剛過去的大年三十,早上不到7點,劉立華就上臥龍山防火去了。

因新冠疫情,從臘月二十七起,根據街道黨工委安排,劉立華就安排村里分管衛(wèi)生、防疫的村兩委成員、婦聯(lián)主席田桂芝密切關注去荊州探親、省外上學歸來兩位村民的健康狀況。9點來鐘,劉立華接到田桂芝的電話:“荊州探親歸來的那位村民發(fā)燒了?!?/p>

此時,劉立華剛因為送人下山回到村里?!安幻?!”聽說發(fā)燒村民要出門,劉立華趕緊戴上口罩往那位村民家跑。沒想到兩口子剛開車出去。

第一時間跟管區(qū)匯報,劉立華聯(lián)系上了發(fā)燒村民,并通知他的家人。

“趕緊回來!”4遍電話、10分鐘后,劉立華又趕到了村民家,他們也正好回來了。

“一開始,他說是前天洗頭凍著了,就是普通感冒,不用去醫(yī)院?!眲⒘⑷A回憶說,但疫情當前,來不得半點僥幸心理:“大叔,你去醫(yī)院看看不是更好?咱們都放心?!弊隽税雮€小時的思想工作,當場看著那位村民撥打了120電話,劉立華才離開他家。

疫情防控,在前灘西村,其實早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九,劉立華就讓村里買了一箱消毒液,大年三十上午,村里就安排人開始在小區(qū)消毒。此時,劉立華安排人員再次對居民小區(qū)做更徹底的消毒,排查跟發(fā)燒村民有接觸的人,安排他們先居家隔離。

中午還沒吃飯,聽見120的警報響起,劉立華跑到路邊,把救護車指引到小區(qū)門口,看著發(fā)燒村民上了車。

當天下午,前灘西村新冠肺炎防控小組成立。

大年初一凌晨5點多,劉立華的手機響了,管區(qū)書記來電:該村民已確診。當天上午,確診患者兒子給劉立華打來電話:他母親也發(fā)燒了。劉立華囑咐他趕緊打電話給120送醫(yī)就診。

image.png

自己來!我要跟隔離群眾在一起

初一上午,根據臥龍山街道和衛(wèi)生防疫部門安排,密切接觸者需要到集中隔離點集中隔離。安排好村里的事情,當天晚上,劉立華第一個到隔離點值班。

“剛開始,我其實是排好班的,想著兩委成員一人輪一天?!眲⒘⑷A說??赊D念一想,劉立華改了主意:“隔離的這些人還不知道什么情況,一人值一天,接觸者太多了,更不利于疫情防控,還是我自己來吧。”

“自己來!”劉立華自己一個人扛起了照顧21位村民的任務。這其中,上有80多歲的老人,下有5個半月大的嬰兒。

給大家送飯,收集垃圾,每天兩遍隔離區(qū)消毒、下水道口消毒,劉立華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早7點多開始分飯,到自己,吃完早飯就差不多9點了。10點開始消毒。11點來鐘安排午飯,1點來鐘,自己吃完飯,收拾下垃圾。下午4點,再消一遍毒,接著準備晚飯。短暫的休息時間,劉立華還惦記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村民,剛開始那幾天,劉立華天天給他們打電話了解情況、疏導情緒。

大年初五起,為改善群眾的伙食,多年不做飯的劉立華,硬是又端起了鍋——一天三頓,他自己給大家做飯吃。“我們村很多船老大,天天吃盒飯,怕他們吃不來?!眲⒘⑷A說。

過年那幾天,滿大街都買不到菜。大年初五,他安排村里的青年,好容易買了點凍排骨、凍饅頭,熬了排骨白菜給大家吃?,F在,油菜、土豆、小白菜、芹菜,劉立華天天換著花樣給大家吃,一頓做兩大鍋菜。

image.png

淚目!熱血村民的臨危不懼讓鐵骨錚錚的漢子流下了淚

每天的疫情通報,焦灼著每個人的心。自己村出現了確診患者,全村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確診的消息傳出來,村里一開始真有點慌。家家戶戶都大門緊閉,小區(qū)里冷冷清清。本來有好幾個人在村里消毒的,有的也不敢干了。

“你不怕嗎?”

“顧不上怕,我是一名黨員,又是村黨支部書記,義不容辭。”劉立華淡定地說,“患難見真情,其他村兩委成員和青年志愿者危急時刻的表現,更讓人感動?!闭f到動情處,這個八尺高的漢子淚流滿面,“這真是全民‘戰(zhàn)疫’!”

出現確診病例的時候,因疫情防控需要,小區(qū)的垃圾不敢隨便外運,垃圾存放點的垃圾堆成了小山,很多人都不敢上前,更別提消毒了。

田桂芝和青年志愿者臨危不懼,到患者家里消毒,給小區(qū)垃圾消毒、清運垃圾,沒有二話,說干就干。

隔離點上,患者的小孫子才5個半月,為了讓孩子的媽媽吃得好、有奶水,村婦聯(lián)發(fā)動村里的婦女給燉上排骨、雞等,隔天由村主任送到隔離點去。

村里誰家缺什么,只要在村里的微信群說一聲,村里都安排人員采購好,放到門口。

怕群眾凍著,看到隔離點的被子是夏天用的,臥龍山街道當即聯(lián)系日百集團,從倉庫調運了40床厚被子,分發(fā)給大家。

“防疫形勢還很嚴峻,來不得半點大意?!币换氐酱謇?,劉立華又忙了起來,投入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只要萬眾一心,沒有過不去的坎,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

日照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牟艷霞

編輯:孫翔宇
審核:
統(tǒng)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