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牢記囑托擔使命 共享機遇譜新篇

“有愛”讓殘疾人生活“無礙”

來源:日照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24-12-02 08:42:08

image.png

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35年來,我市殘疾人事業(yè)得到全面發(fā)展。殘疾人生存狀況顯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xù)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全市殘疾人工作跨入全省第一方陣,交出了一份實打實、含金量足的成績單。

  11月13日,在莒縣福利服裝廠車間,為了趕一批來自英國的合作20年老客戶的訂單,工人們在忙碌地工作:接單、打樣、裁剪……廠長辛興芬跟員工張新民正在交流:“這次英國John Lewis客戶又交給我們20萬件的訂單和100臺先進平縫機,加工費也比原來的高出一截。他們對我們殘疾工人的精神狀態(tài)也豎起了大拇指,廠子的發(fā)展我越來越有信心。”

  1993年,辛興芬臨危受命,帶領12名殘疾人接手了瀕臨倒閉的服裝加工廠。從此,辛興芬就將就業(yè)的大門向殘疾人敞開,走上了社會助殘的道路。30多年來,她為貧困殘疾人家庭擺脫貧困提供平臺,解除了237戶殘疾人貧困家庭的憂慮。

  “(到)今年為止,廠里已經有50多名殘疾職工退休。在這里我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終于可以自食其力了。”張新民對記者說。在辛興芬的帶領下,現在服裝廠年加工各類服裝50余萬套,產品銷往13個國家和地區(qū),年銷售收入2000余萬元,為每名職工每年繳納“五險”19000元。辛興芬因扶殘助殘事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多年來,在全市殘疾人事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辛興芬是幫扶殘疾人就業(yè)中的典型代表。而像牟依諾一樣的殘疾患兒,則是殘疾兒童救助工程發(fā)展的受益者。

  2005年,牟依諾出生于老城區(qū)的一戶普通家庭,14個月時被診斷為聽力神經受損。在日照市殘聯康復中心的幫助下,小依諾在兩歲的時候開始佩戴助聽器,并在聾兒語訓部進行語言訓練,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學會了與人正常交流,最終考入日照技師學院平面設計專業(yè),她的人生在康復的助力下成功突破障礙化繭成蝶。

  讓每個孩子擁有光明的未來。在多年來持續(xù)聚焦殘疾兒童需求,強化統(tǒng)籌協(xié)調、資金投入和精準救助的基礎上,從2011年起,我市正式出臺《關于實施日照市殘疾人康復救助工程的通知》,每年為100名0—6歲貧困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截至2023年,我市全年共康復救助殘疾兒童1947人,同比增加222人,康復救助率居全省第一位。

  用大愛,助“無礙”。聚焦殘疾人全生命周期需求,創(chuàng)新打造殘疾人服務“一件事”相關服務場景,實現21項惠殘政策網上查詢和15項助殘業(yè)務跨層級聯辦、全程網辦、市域通辦,相關做法先后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發(fā),成功入選國務院辦公廳“高效辦成一件事”13個重點事項經驗做法匯編。10月10日中國殘聯在我市召開高效辦成殘疾人服務“一件事”改革現場會,今年嵐山區(qū)被中國殘聯確定為全國高效辦成殘疾人服務“一件事”基層試點單位。全市9.1萬持證殘疾人在“線上速度”與“手心溫度”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提升,對未來生活信心滿滿。(日照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田茹

編輯:王曉菡
編審 :孫立梅
責編:劉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