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晨,綠意盎然一只瘦小的松鼠誤入校園,孩子們用花生喂食、用紙箱建起臨時巢穴,筑起了一場“生命的雙向奔赴”,“萌寵育人計劃”就此萌芽……
三個月前,這只瘦骨嶙峋的小松鼠,叩開了五蓮縣育才小學德育創(chuàng)新的大門。
學校歷時一個半月,傾力構建“萌寵樂園”,將原木棧道、綠植攀爬架與動物居所相融合,引進涵蓋孔雀、松鼠、豚鼠、小香豬、安哥拉兔等動物的育人矩陣,打造集心理療愈、勞動實踐、生命教育于一體的“沉浸式”教育基地。
一座治愈心靈的“秘密花園”
學校將“萌寵樂園”打造為“情緒樹洞”,每周近2000人次學生在這里獲得心理療愈——撫摸安哥拉兔絨毛的觸覺安撫,觀察孔雀開屏的視覺療愈,與鸚鵡互動時的聲音療愈。學校精心組織200余場“萌寵社交小組”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安全的情感聯(lián)結空間,這些毛茸茸的“心理治療師”,用溫暖重塑著孩子們的情感世界。
一處播撒汗水的“成長營地”
學校構建“階梯式”勞動教育體系,學生化身“小小飼養(yǎng)員”,在專業(yè)老師指導下,參與制作營養(yǎng)餐食、記錄動物健康檔案等勞動。分層設計勞動清單,低年級負責食物投喂、籠舍清潔,高年級承擔動物健康監(jiān)測與數(shù)據(jù)記錄,每生學期累計完成20余項實踐任務,勞動時長達2000小時,實現(xiàn)生活技能與責任意識的雙重培育。
一方潤澤生命的“天然課堂”
學校設計多樣生命教育活動,在已開展的2期蛋殼孵化活動中,300余名學生見證生命奇跡,成功孵化20余只小雞;每學期組織30余場生命體驗活動,學生全程參與動物的照料、守護、告別等完整生命歷程。為小松鼠換藥時的細致呵護,記錄雛雞成長時的責任擔當,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珍視生命的種子。
五蓮縣育才小學“萌寵樂園”不僅是校園的一張生態(tài)名片,更成為師生探索自然的“活教材”。在這里,每一枚雞蛋的孵化、每一片羽毛的舒展,都訴說著德育工作的詩意與溫度。(全媒體記者 辛宇 通訊員 劉上銘 遲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