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在行動 > 創(chuàng)城“動態(tài)新聞”
我要投稿

禮讓斑馬線:帶來“安全感”讓出“文明范兒”

發(fā)布時間:2018-06-29 09:23:08

  “斑馬線禮讓行人”不僅是交通法規(guī)的要求,更是一個群體、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我市從2017年開始啟動“禮讓斑馬線”活動,嚴管、嚴治、嚴查,通過文明勸導、執(zhí)法直播、媒體曝光等多種形式,不斷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促使機動駕駛人和行人文明禮讓的意識進一步增強。
  連日來,記者走訪觀察了市區(qū)多個路段,發(fā)現(xiàn)如今斑馬線前的“慢、觀、讓、停、行”,已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斑馬線禮讓行人”蔚然成風。
  現(xiàn)場
  大部分過路車輛都會主動讓行
  時間:6月28日上午11點15分地點:黃海一路海納商城附近斑馬線
  6月28日上午10點58分,海納商城附近斑馬線上,雖然未到下班時間,但來來往往的車輛行人依然不少。過路市民告訴記者,因為附近有海納商城、林海小區(qū),所以該地段車流人流很大。
  11點整,一位60多歲的女士帶著一個3、4歲的男孩從海納商城出來,來到了斑馬線處,左手領著購買的物品,右手緊握著小男孩的手,準備過馬路。就在她左看看、右看看確認安全時,行駛到斑馬線附近的一輛白色私家車以及一輛出租車紛紛停下,讓這位女士以及小男孩安全通過,女士也拉著小男孩加快了通過的腳步。
  就在他們剛到達馬路對面時,又有其他行人匆忙地向馬路北側跑來,于是剛準備起步的兩輛車再次踩住了剎車,直至路邊這波行人通行完畢才開車離開。
  11點03分,一位女士推著電動車,后座上載著一袋貨物,準備從馬路北側到馬路南側,這位女士還未到達馬路中間時,對面往東的兩輛車已經停下,做好了禮讓行人的準備。
  記者在此地蹲點觀察的十分鐘內,粗略統(tǒng)計,共有近百輛車通過,無論是公交車還是出租車、私家車,大部分都能做到主動禮讓行人。
  公交車、出租車讓行最為主動
  時間:6月28日中午12點38分
  地點:海曲東路中鐵二十三局附近斑馬線
  中午12點38分,趕上中午下班時間,馬路上的行人及車輛漸漸多了起來。平日里記者注意到,如果不是下班時間,海曲東路中鐵二十三局門口的斑馬線除了車流多以外,行人還是相對不密集的。
  一位年輕的女士拿著包從公交車上下來,徑自走向斑馬線北側,準備過馬路到南側中鐵二十三局小區(qū)。該女士剛站在斑馬線處,就有一輛私家車從她面前“呼嘯而過”,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后面車看到前面車沒讓也跟著沖了過去。過了不到一分鐘,10路公交車來到斑馬線處,放慢車速停了下來,同行以及后面的車也都跟著停了下來,公交車司機招手示意讓該女士先通過。
  記者在現(xiàn)場觀察了幾分鐘,該處如果過馬路的人數(shù)較少,部分私家車不會主動避讓行人,每次遇上禮讓,都是有公交車或者出租車先停下,私家車才跟著放慢車速進行禮讓。過路的李先生表示,很多私家車禮讓就是怕被拍到扣分罰錢,如果在一些沒有攝像頭的路口,就會有車主不禮讓,這個也是看個人素質。
  車站人流車流大 禮讓依然有序
  時間:7月2日上午10點18分
  地點:日照南路長途汽車站附近斑馬線
  7月2日上午10點18分,日照長途汽車站,原本就不寬敞的日照南路,人來人往,車流如織。車站的客車、城鄉(xiāng)公交車進進出出,過路車輛不時地要減速等待行人通過。
  這時一對看上去有五六十歲的夫妻,匆忙地過著馬路,見過路車輛紛紛讓行,他們一路小跑。隨后,又有一位身穿灰色T恤的青年站在了馬路東側,禮讓車輛按響喇叭示意,該青年擺了擺手,這時,車輛才放心大膽地通過人行道。
  由于車站附近行人太多,幾乎每隔幾十秒就有行人過馬路,私家車、出租車、公交車基本都能做到及時禮讓,如果行人太多,就會讓這段原本就不怎么寬敞的馬路發(fā)生小擁堵。
  在附近值班的城市管理員表示,像車站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可以試著建天橋,這樣就不會發(fā)生擁堵或者追尾,更能保證行人安全。
  記者在現(xiàn)場觀察了10分鐘左右,發(fā)現(xiàn)也有不少行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存在亂穿馬路、闖紅燈、綠燈未亮搶跑等現(xiàn)象,讓過路車輛很為難。
  聲音
  行人:文明禮讓很暖心
  家住林海小區(qū)的張女士今年67歲,跟隨兒子從東北來到日照定居已經有8、9年的時間了。她對于斑馬線禮讓行人的文明行為拍手稱贊。她說,日照不僅環(huán)境好,市民的文明素質也很高,基本上過馬路時,車輛都會停車禮讓,這讓她覺得很暖心。
  今年在濟南上大二的張同學,因為父母工作原因,去年剛搬到日照居住,目前已經放暑假在家,她說每次過馬路遇上禮讓行人的車輛,她都會點頭、半鞠躬以表示感謝。
  “人家也是在趕路,能夠主動停車讓行,我覺得很感激,所以盡量加快腳步,快速通過,少耽誤人家的時間。車讓人,人也要讓車,我覺得都是相互的?!睆埻瑢W說,行人也要注意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要亂穿馬路。
  “前幾年還沒安裝抓拍設備時,所以每次過馬路都得等一段時間,許多車車速較快,過馬路時總覺得有些提心吊膽。”賀女士說,如今,走在市區(qū)的斑馬線上,絕大多數(shù)車都會減速、停車、讓行,此時她就會加快腳步迅速通過。
  賀女士稱,個別行人過馬路時接打電話,磨磨蹭蹭,會給機動車輛的通行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在司機給行人方便時,行人也應該給予他們尊重和理解,希望大家抓緊時間迅速過馬路。
  出租車司機:“禮讓”需要“文明”的配合
  對于主動禮讓行人,出租車司機梁師傅表示,駕駛員也要走路,行人有時候也要開車,他認為不管是行人還是駕駛員,都要學會換位思考,開車時做到禮讓行人,走路時做到文明過馬路。
  梁師傅說,禮讓行人,除了考慮行人安全,還應該考慮到開車人的權益,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建議設置紅綠燈,或者建立天橋都是好辦法。不然只想著讓,有時候還是兼顧不到,就像明明看著斑馬線上沒人了,你剛準備啟動車子,這時候突然跑出一個行人,不僅嚇了一跳,也會因為沒有禮讓被扣分罰錢。他說,保護行人也要保護駕駛員,“斑馬線就是安全線,可不是鬧著玩的。”
  記者采訪中得知,讓禮讓車輛為難的是,突然跑到斑馬線上的行人,車子停下禮讓,行人還邊走邊玩著手機或者打著電話的,互相聊著天散步似的……不少司機表示,這種人有這么一種心理:反正車就應該讓行人,不然被扣分罰款的還是司機,反正行人不受影響,這讓司機們很無奈。
  公交車司機:人流大的路段有必要設置紅綠燈
  按照規(guī)定,在斑馬線上,行人享有優(yōu)先權,機動車應該減速慢行,禮讓行人。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徐師傅一直將行人安全放在首位,只要遇上行人過馬路,他都會在距離斑馬線約兩米的距離停下,靜待行人通過。
  他認為,禮讓行人主要靠每個人的自覺,不能在遇到攝像頭時才禮讓,沒有就不禮讓,應該慢慢具備文明城市的文明禮讓素質,形成良好的駕駛習慣。
  “開車上路,無論是干什么,都要小心再小心。主動遵守交規(guī),被拍到罰款的機會就少了。目前我沒有因為這些被扣過分。不過話說回來,有時候遇到人流較多的路段,設置紅綠燈是很有必要的,不然變動性太大,不一定會發(fā)生什么事。就像之前的市人民醫(yī)院門口,開始沒有紅綠燈時,經常因為禮讓行人發(fā)生擁堵,后來有了紅綠燈,現(xiàn)在天橋也開通了,方便又安全,這就是很好的經驗。”
  私家車車主:行人和駕駛員應互相理解
  記者在市區(qū)各大路口觀察發(fā)現(xiàn),在交管部門的引導與宣傳教育下,很多駕駛員已經培養(yǎng)起了“禮讓斑馬線”的意識。
  市民呂先生表示,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是每位駕駛員都應該自覺遵守的。不過,維護安全順暢的交通環(huán)境,所有人都有責任?!败囎幼屝腥?,行人也應該遵守規(guī)定,不亂穿馬路。大家都相互理解下,怨氣少一點,開車、走路才能安心安全?!?/span>
  “有了規(guī)定就要執(zhí)行,而且禮讓這個事本來就是應該的,尤其對于老人和小孩來說,更是有必要。盡管目前駕駛員的開車習慣、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但與過去相比,還是在不斷提高的,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大家都能養(yǎng)成主動禮讓的好習慣。”市民胡先生對機動車斑馬線前禮讓信心滿滿。
  記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私家車車主能夠主動做到禮讓行人,他們也普遍了解“斑馬線前應禮讓行人”不僅是種文明習慣,更是交規(guī)中明確的義務和責任,也呼吁更多的市民主動參與到禮讓行人中來,因為禮讓不會浪費時間,而是讓出了風度與文明。而行人也應該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珍惜這份“車讓人”的交通文明,讓城市的交通環(huán)境變得更加安全、有序、暢通。
  交警:嚴管嚴治、加大宣傳教育形成整治合力
  禮讓斑馬線離不開公安交警部門的努力。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圍繞鞏固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成果,持續(xù)保持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嚴管態(tài)勢和宣教攻勢。據(jù)統(tǒng)計,1—6月份,已累計查處不禮讓斑馬線交通違法行為3.7萬余起。
  為了繼續(xù)增強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文明禮讓的意識,交警部門在嚴管嚴治的同時,通過文明勸導、執(zhí)法直播、媒體曝光等多種形式,持續(xù)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在市區(qū)主要路段設置21處不禮讓斑馬線違法行為查處點,支隊機關50名民警分成若干小組,常態(tài)化早晚高峰上崗執(zhí)勤。加大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治理力度的同時,同步加強行人、非機動車闖信號燈、不走斑馬線、在斑馬線無端滯留或嬉戲打鬧等行為的整治。
  先后在市區(qū)重點路段設置“禮讓斑馬線”提示牌23面、施劃提示標志40余條,協(xié)調路權單位在4處斑馬線路段設置紅綠燈。配合治理需求,在泰安路、北京路等10處重點路段新增視頻抓拍設備12處,在威海路與膠州路路口施劃彩色斑馬線。對信號燈配時不合理、信號相位沖突、行人過街時間不足或過街等待時間過長等影響行人過馬路的問題進行全面摸排,累計調整配時195次。
  同時,從公交車、出租車、公務車等重點車輛入手,會同相關部門指導運輸企業(yè)、機關、企事業(yè)等單位開展帶頭禮讓主題活動,并加強內部管理和考核,教育引導重點車輛駕駛人遵守讓行規(guī)定,率先示范引領。
  此外,還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其中。組織“牽手”志愿者、文明單位干部職工、記滿12分和發(fā)生有責事故學員,分期分批到市區(qū)主要路口開展“禮讓斑馬線 我為你點贊”等文明交通勸導活動。
  車讓人,讓出的是文明和溫度;人讓車,讓出的是安全和理解。通過幾天的實地采訪,市民們對于禮讓斑馬線都是拍手稱贊,斑馬線上的每一次禮讓暖到了他們的心坎里。在遇到禮讓時,大部分市民表示,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加快步伐,爭取對得起人家停車禮讓?!岸Y讓斑馬線”和“文明過馬路”都是互相的,做到“雙向禮讓”才是文明常態(tài)。記者 黃建玲

編輯:穆盛娟
審核:
統(tǒng)籌: